QM品茶坊阁楼_一品楼品凤楼官网_全国51茶楼信息网51龙凤茶楼论坛网_逍遥阁茶楼
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习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生平台
首页
通知公告
科教动态
科研动态
教育政策
教学资源
虚拟仿真
教学资源库
智慧问答系统
课程
课件下载
精品课程
培训课程
考试
院校
院校风采
教师
专业
关于我们
学院简介
师资队伍
学校新闻
王常青
个人简介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获奖
专利
承担教学
研究生培养
姓名:王常青
性别:
民族:
年龄:
最高学历:
学位: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大-双合成食品研发中心负责人,山西食文化研究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所学专业为食品工程,现在在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从事专业为食品科学。
研究背景
1982-1989年在山西省轻工业学校从事食品教学工作。
1990年至今,在山西大学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善于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功能食品和粮油深加工产品。已经完成的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研制的多种营养食品已面市,受到消费者欢迎。
科研成果
三项成果通过省科技厅的鉴定:
?、?“用分离组合技术开发小黑豆和薏苡功能性食品” (第1名);
?、?ldquo;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第1名);
③“黄刺玫果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第1名)。
其中“优质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新工艺” 获得山西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名)。
近5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黑豆乳清废水提取生物多肽技术(项目主持人,省科技攻关项目,20万元)。
亚麻酸营养油新工艺的研究(项目第2主持人,省科技攻关项目,分课题经费10万元)。
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生产技术(项目主持人,横向在研项目,3.5万元)
功能性杂粮健康复合粉系列产品(项目主持人,已在太原双合成等企业生产)。
优质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技术(项目主持人,已经鉴定,在阳泉实施)
功能茶饮品生产线设计(项目主持人,已在山西省糖酒公司建成投产)
小黑豆和薏苡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项目(项目主持人,省科技攻关项目,已经鉴定)
近5年来发表的论文
1. 蛋白多肽工艺类
小黑豆多肽加工工艺的研究(第1作者)。食品科学,2008,29(5):231-233
采用模糊综合评分法比较黑豆多肽的脱苦工艺(第1作者)。食品工业科技,2010,(1)294-297
胶原多肽制备工艺优化的研究(第2作者)。食品工业科技,2009,30(4):261-263
黑豆多肽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第2作者)。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 21(1):136-139
双酶法水解黑豆豆渣制备可溶性蛋白(第2作者)。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5):39-41
大豆多肽的性质及其在运动饮料中的应用(第3作者)。饮料工业,2007,10(8):8-11
豆渣中可溶性大豆蛋白肽的提?。ǖ?作者)。食品工业科技,2007,10(8):8-11
变性葵粕分离蛋白特性的研究(第2作者)。食品工业科技 ,2009,30(9):149-151
葵粕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比较及蛋白组成的研究(第2作者)。中国粮油学报
小黑豆分离蛋白的制取与分析(第2作者)。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2):65-67
超滤法分离黑豆抗氧化活性肽(第2作者).食品科学,2009,30(12):123-126
2. 油脂工艺工艺类
亚麻籽油精炼过程中脂肪酸和VE的变化分析(第1作者)。中国油脂,2008, 33(3):14-16
小米谷糠油提取工艺及甾醇含量的研究(第2作者)。中国油脂,2010,12,
3. 营养保健类
黑豆多肽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1作者)。食品科学,2010,31(3):262-6
不同提取工艺对苦瓜皂苷纯度及功能的影响(第2作者)。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 22(8):
燕麦麸纤维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第2作者)。农产品加工.学刊,2004,27(2):286-8
燕麦纤维对糖耐量和减肥作用研究(第2作者)。山西大学学报,2005,28(4):421-4金耳发酵液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第2作者)。中国食用菌,2006,25(5):43-44
金耳发酵液对正常家兔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第3作者)。中国食用菌,2004,23(5):41-43
葵花籽粕多肽抗氧化与延缓衰老作用研究(第2作者)。 食品工业科技,2010,(7):93-94
29(12):121-122,165
葵粕多肽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的研究 (第2作者)。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140-143
不同组分胶原多肽抗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第2作者)。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3):388-390,415
黑豆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价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第2作者)。食品与发酵工业35(9):46-50,2009-9
4. 其他
几种啤酒酵母促溶剂的比较研究(第2作者)。食品工业科技,2008 ,(12):121-122,165
微波催陈食醋的工艺研究(第1作者)。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2):83-87
淡水鱼复合保鲜方法研究(第2作者)。山西大学学报,2007,30(So):167-170
HACCP在莲蓉月饼生产中的应用(第2作者)。食品工业科技,27(10):164-166 2006
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微波干燥工艺的研究(第1作者)。食品科学,2005, 26(7):133-136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降低马铃薯颗粒全粉还原糖(第1作者)。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 30(3):5-8
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因素分析与研究(第1作者)。食品工业科技, 2004,(1):43-45
国内发明专利
一种酵母细胞破壁的方法,第一发明人(已转让给广州搏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作方法,第一发明人。
低硫果脯的加工方法,第一发明人。
一种食醋的催陈方法及其装置,第一发明人。
©2025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食品伙伴网学习中心
电话:0351-7010599 邮箱:skxy2004@sxu.edu.cn
总访问量: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