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品茶坊阁楼_一品楼品凤楼官网_全国51茶楼信息网51龙凤茶楼论坛网_逍遥阁茶楼
您好,歡迎光臨食品伙伴網(wǎng)學習平臺!
|
返回食品伙伴網(wǎng)
|
學生平臺
首頁
通知公告
科教動態(tài)
科研動態(tài)
教育政策
教學資源
虛擬仿真
教學資源庫
智慧問答系統(tǒng)
課程
課件下載
精品課程
培訓課程
考試
院校
院校風采
教師
專業(yè)
關于我們
學院簡介
師資隊伍
學校新聞
朱明
個人簡介
科研項目
學術論文
獲獎
專利
承擔教學
研究生培養(yǎng)
姓名:朱明
性別:
民族:
年齡:
最高學歷:
學位:
科研情況
朱明,茅云翔,張學成,閻斌倫,滕亞娟. 海水甲殼類人工育苗的水質控制[J]. 海洋與湖沼通報,2002(4):72-75
朱明,張學成,茅云翔,閻斌倫,滕亞娟. 光、溫度及鹽度對海鏈藻生長的影響. 海洋科學[J]. 2003, 27(12): 58-61
朱明,閻斌倫,滕亞娟,張學成. 中肋骨條藻的濃縮與長期保存技術的研究[J].水產科學,2003,22(6): 29-31
朱明,張學成,茅云翔. 醋酸對海鏈藻的生長影響的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5, 35 (3):499-502
朱明; 莫照蘭; 閻斌倫; 陳靜; 孫玉英; 夏振強.滸苔孢子發(fā)散與萌發(fā)特性及其干出適應性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學,2011,35(7):1-6
朱明; 郭贛林; 劉兆普; 徐軍田; 徐靜; 陳建華 .滸苔對重金屬Pb?﹢的生物吸附及其生理反應. 水產科學,2011,,3(11):681-684
徐軍田; 鄒定輝; 朱明; 郭贛林; 李信書; 劉樹霞. 不同氮磷水平對緣管滸苔生長及光合作用的影響. 海洋湖沼通報,2011,3:57-61
海洋微藻不飽和脂肪酸人工誘導生成技術研究進展. 水產科技情報,2011,38(6):310-314
朱明. 生物操控技術在景觀水體生態(tài)修復中的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5:125
朱明; 莫照蘭; 閻斌倫; 陳靜; 孫玉英; 夏振強 . 一株中華絨螯蟹幼體益生菌的篩選及其種屬特性的初步研究,水產科學,2010.7:399-402
朱明,夏振強. 海水養(yǎng)殖甲殼類動物益生菌N6發(fā)酵條件的優(yōu)化研究.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12:7307-7310
朱明; 晏維龍; 張濤; 秦蕾; 馬樹峰; 李聯(lián)泰 . 泥鰍體內凡隆氣單胞菌拮抗菌CMA-1的分離篩選及其抑菌活性。漁業(yè)科學進展。2012.6:29-34
承擔科研項目
1、 “海洋經(jīng)濟微藻的大規(guī)模培養(yǎng)、濃縮及長期保存技術開發(fā)”,江蘇省科技廳農業(yè)科技示范推廣項目(BC2001399),2001-2003;
2、 “海洋經(jīng)濟微藻濃縮與保存技術產業(yè)化應用試驗”,江蘇高校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項目(JHBO4-020),2004-2006;
3、 “河蟹幼體細菌性疾病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開發(fā)課題(2006HS019),2006-2009;
4、 “河蟹幼體細菌性疾病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連云港市科技局2007年科技攻關(農業(yè))項目(CN0709);
5、 主持承擔高??蒲谐晒a業(yè)化推進工程項目“海洋經(jīng)濟甲殼動物幼體益生菌應用技術示范” (項 目 編 號JH10-50),2010-2012;
6、 “泥鰍工廠化苗種生產及高效無公害養(yǎng)成技術開發(fā)”,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yè)行動項目(2009GJC10044),2009-2011;
7、 “泥鰍高效健康養(yǎng)殖關鍵技術的開發(fā)與集成示范”,蘇北科技發(fā)展計劃--科技幫扶項目(BE2010460),2011-2012;
8、 “泥鰍細菌性疾病生物防治技術開發(fā)與推廣應用”,蘇北科技發(fā)展計劃--科技富民強縣項目(BN2011027),2011-2013;
9、 “贛榆縣泥鰍產業(yè)科技服務平臺建設” ,江蘇省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BM2012041),2012-2014;
10、 “泥鰍養(yǎng)殖池塘水質高效調控技術的開發(fā)與應用” 蘇北科技發(fā)展計劃--科技富民強縣項目(BN2012011),2012-2014;
11、 “抗病高產泥鰍新品系(種)選育與養(yǎng)殖示范”,江蘇省農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項目(CX(13)2041),2013-2016。
成果獲獎情況
1.“海洋經(jīng)濟微藻的大規(guī)模培養(yǎng)、濃縮及長期保存技術”(排名第一),獲得連云港市政府2004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2.“太陽能水質凈化器在污染水體生態(tài)修復中作用的研究與應用”江蘇省水利廳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號:20082209-4);
3.“泥鰍產業(yè)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與集成示范”(連科鑒字 [2011 ] 第110號),獲得連云港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編號:2011-L-1-6-R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編號:2011-3-01-R02)。
專利情況
一種藍藻水華高效分離收集裝置。已授權,專利號:ZL 200720042401.9,2009;
組合式藍藻水華浮動攔截網(wǎng)。已授權,專利號:ZL 2010 2 0599310.7,2010;
節(jié)桿菌CW09及其用途,專利號:ZL 201010572426.6,2013;
一種水華藍藻無害化處理方法,專利號:201010600492.X,2014;
一種芽孢桿菌S-2-6及其用途,專利號:201310164217.1,2014.
承擔課程名稱: 海洋生物學,水生生物學,水族觀賞動物。
《海洋生物學》精品課程負責人,參與翻譯《海洋生物學》([美] Peter Castro Michael E. Huber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025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食品伙伴網(wǎng)學習中心
電話:0518-85895000 總訪問量: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