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魏東芝 | 性別: |
民族: | 年齡: |
最高學歷: | 學位: |
上海市重點學科-生物工程學科帶頭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化工學科帶頭人。中國酶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工業(yè)和環(huán)境生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上海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上海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生物醫(yī)藥行業(yè)協(xié)會理事,中-韓生物技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聯(lián)誼會理事。魏東芝教授曾獲得國家和上海市的多項榮譽,其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上海市科技英才提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和啟明星后、上海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上海市特殊津貼,霍英東基金獲得者等。
魏東芝教授及其學術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催化工程和生物制藥工程。其中,生物催化工程主要包括新生物催化劑的獲得,酶的體外進化及酶功能的開發(fā),酶或細胞的固定化技術及生物催化過程工程研究,特別注重基因工程菌及其酶的應用,將基因工程與生物催化工程結合起來,開展水相及非水相生物催化過程研究,包括酶促轉酯、酯合成、寡糖合成及手性合成/拆分。生物制藥工程主要包括蛋白/多肽藥物、酶等基因的克隆與高效表達;基因工程菌的穩(wěn)定性、培養(yǎng)與發(fā)酵過程工程研究;生物技術藥物規(guī)?;苽淦脚_技術的研究等。
近3年內魏東芝教授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重要攻關項目及企業(yè)委托項目22項,其中,“863”項目3項,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科技攻關3項,總經費5000多萬元。代表性質研究課題有:生物技術藥物規(guī)?;苽浼夹g平臺(國家“863”重大專項)、生物技術藥物規(guī)?;苽浼夹g平臺滾動項目(國家“863”重大專項滾動項目)、定向進化用于生物催化不對稱合成的研究、微生物細胞表達產品過程優(yōu)化技術、生物催化手性藥物合成平臺技術研究、抗腫瘤反義寡核苷酸藥物的實驗與臨床前研究、基因工程人甲狀腺激素(1-84)的研發(fā)、糖尿病藥物-米格列醇原料及制劑等。
魏東芝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至今已發(fā)表學術論文160余篇(其中SCI文章60多篇);被引用37次;發(fā)明專利60余項,著作5部。完成省部級項目鑒定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4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