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复杂化和消费者对安全与品质要求的提高,传统以被动隔离为核心的包装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常规包装虽能防止水分、氧气和微生物侵入,从而延缓食品劣变、延长货架期,但在储运过程中,仍无法有效应对动态变化的腐败过程,如微生物污染、氧化降解及水分失衡等问题。这不仅威胁食品安全与可持续性,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食品包装行业亟需从“被动?;?rdquo;向“主动调控”转型。
控释包装(Controlled-Release Packaging, CRP)作为新一代智能包装技术,应运而生。该系统通过在包装材料中引入抗菌剂、抗氧化剂或调湿剂等功能组分,并实现其在特定环境刺激下的定向、可控释放,从而主动调节包装内部环境,延缓食品劣变。其释放机制可由温度、湿度或食品自身的劣变信号触发,具备响应性和量化调控特征。近年来,CRP技术进一步融合了刺激响应高分子、纳米结构载体及物联网(IoT)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与动态调节,提升食品安全与供应链透明度。
为系统揭示CRP领域的发展轨迹与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分析,呈现了该领域的演化网络。当前综述多聚焦于材料分类或活性包装的共性问题,缺乏对控释动力学、食品基质相互作用及真实应用条件下性能差异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弥补上述不足,系统评述CRP的基础与刺激响应释放机制,探讨其在复杂食品体系中的应用表现,并总结模型化研究及智能化集成的新进展,为控释包装的科学设计、产业化转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未来方向。
控释包装(Controlled-Release Packaging, CRP)领域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这一进程得益于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食品工业对可持续性的高度重视。随着延长货架期、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强化环境责任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的CRP研究将更加注重新兴技术的融合、智能功能的优化,并着力解决成本、规?;胺ü婧瞎娴忍粽?。例如,Chen等(2025)开发了一种用于草莓保鲜的双温湿度响应型微氯酸钠(SC)@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薄膜,该薄膜可在36天内持续发挥抗菌作用,通过“湿度–ClO?–呼吸”自调控机制抑制草莓呼吸速率,使其货架期延长150%(25 °C ± 2 °C)。该研究验证了CRP薄膜在规模化、稳定制备方面的可行性。未来新一代CRP的研发将呈现多学科融合特征,结合材料创新、数字传感与数据驱动管理,以构建更具适应性和高效性的食品包装体系。
可持续性已成为CRP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核心议题,全球范围内的重点在于减少塑料废弃物和环境足迹。新一代CRP正广泛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可再生生物基材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及淀粉基共混物,兼具功能性与环境相容性。通过引入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等天然增强材料,可提升薄膜机械与阻隔性能并赋予控释功能??墒秤每厥湍ひ蚱浒踩墒?、活性物质为食用级而备受关注。绿色化学的发展亦推动了可安全降解材料的研发,使其与循环经济理念相契合。然而,与传统塑料相比,成本、规?;靶阅苋允翘粽?。PLA等材料在湿度阻隔性上弱于PET和PE,需通过多层复合或界面改性(如壳聚糖/蜂蜡、EVOH、AlOx等)提升性能。此外,PLA价格仍约为$3–3.2/kg,明显高于PET的$0.8–1.3/kg,且工业堆肥设施覆盖率不足,美国仅约11%人口可使用相关回收服务。未来研究需加强生命周期评估与标准化降解测试,优化其工业可行性。
CRP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依赖技术成熟,也取决于法规审批与消费者信任。美国FDA与欧洲EFSA等机构对食品接触材料制定了严格规范,要求评估迁移性、毒性与可降解性。尤其涉及纳米材料或新型化学添加剂的CRP体系,更需严格的安全评估与透明沟通。消费者接受度亦受安全感、环保性与经济性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70311
